命运,只在自己的手里
前几天在一次展销会上,我又遇到了张松林,他开着一辆奔驰,西装笔挺、风度翩翩地和主办方说着什么。我知道,张松林已经翻身了,别人只看到了他今天的光鲜,实际上,他也有过不堪回首的日子……
张松林生长在农村,家庭贫困,父亲早亡。在他读高二那年,他的母亲干农活时,突发病情去世。
张松林就此失去了经济来源,不得不辍学回家。家,其实已经不成为家了,除了一个和他相依为命的弟弟之外,没有了任何亲人。张松林把弟弟安顿好,说自己挣了钱供他读书,于是就背起了行囊,去了远方打工。
在遥远的他乡,张松林在工地上搬过砖、在流水线的工厂安装过电子零件、在砖窑上推过盛满砖的小车……他挥洒着青春的汗水,把挣到的钱寄给家里的弟弟。就这样,他辛苦地干了两年。
有一天,他走在街上,看到一个修理自行车的摊位,用旧油毡搭了一个小屋子,里面住着一家五口。男的修自行车,女的是个智障,他们的三个孩子在外面滚的滚,爬的爬,浑身沾满了泥巴,这一家人对此就好像司空见惯,眼神漠然地看着三个孩子在地上玩,根本就不制止,也不想制止。
张松林被这一幕震惊了,原来生活还有到了这步田地,人的卑微到了如此地步,总以为自己不幸,殊不知还有比自己还落魄的人。
可是这样的人生于自己有什么意义?他又想到自己,如果一辈子这样搬砖、推小车,日后的生活也不会比这一家人好到哪儿去。
回到集体宿舍后,罗宏明第一次审视自己的人生,他觉得,这一辈子,要么活出样子来,要么不如死去。如果以后的命运就像住在街边的一家五口一样,是不是对不起自己的这一生。
想起历史上,当年陈胜在地主家的田地里打短工的时候,曾经感慨:王侯将相,宁有种乎。于燕雀之中脱颖而出,展现了陈胜的鸿鹄之志。
愚昧的古人能做到的事情,当下的我们也可以。于是张松林带着两年的积蓄,重新回到了学校。他主动跟学校的领导说了自己的家庭情况,请求学校给予帮助。本来他是一个腼腆的人,以前和领导说话都不敢,现在为了生活,他必须要克服自己的怯懦,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愿。
校领导免了张松林兄弟俩的学费,还为他进行了募捐,这样张松林积蓄的不多的钱就可以供自己和弟弟吃饭了。回到学校的张松林抛开一切杂念,认真攻读,白天晚上都不休息,抓住一切机会拼命学习。
张松林用了一年时间就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,在大学里他勤工俭学,利用家教的机会锻炼自己的社会能力,用积蓄的钱来供自己和弟弟生存。
大学几年,他从来不和别人攀比穿名牌衣服,只是很努力地学习和进行社会实践。到了大学毕业时,他已经被一家大型企业选中,当上了业务经理,之后又靠着勤奋升任项目总经理,身份发生了逆转终于买得起。
这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审视自己的经历,如果没有当年在马路边所发生的那一幕,他也不会受到震撼,也许会碌碌无为,一生挣扎在贫困线上。
他审视自己,使得自己的命运发生了逆袭,人生有了质的飞跃。
当我们在工厂拧螺丝的时候,当我们厌倦被斥责的时候,当我们看见这辛劳换来的微薄的收入不足以支撑一个家庭的时候。我们是否在抱怨什么?
为什么?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反省一下自己,审视自己的人生?难道这就是我们要的人生么?
不要说命运如何安排?也不要说什么逆天改命?要知道在盖棺定论之前,一切皆有可能。
看看历史,朱元璋做乞丐的时候,谁能够知道他会是一代开国皇帝?刘邦还是无赖的时候,谁会相信他是未来的皇帝?
审视自己生活的意义和目标,才能让我们看见人生的希望,才能让我们愉悦的生活。